+ w' ?+ ^0 a% n) c- D" D附加文评:小说背景取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军情六处。当时德国纳粹利用一种叫做“谜”(Enigma)的密码机对军事情报进行加密,加密的信息只有经过密钥解密才可能读取,否则旁人看来只是一堆杂乱无序的字母。因此盟军虽然截获了对方大量情报,却无法破译其中传递的内容。 8 y7 T' ]$ n( X( _6 K: x 为了获取敌军情报信息,英国谍报机构组建军情六处,召集了国内的数学天才、语言学专家甚至国际象棋冠军进入普林顿庄园(历史上为布莱克利庄园Bletchley Park)来共同破译“谜”。小说主人公艾伦·卡斯特正是普林顿庄园的成员之一。- s: Z$ w8 B. N: w. {% m+ U# N1 K7 U
本篇小说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对历史的高度还原。虚构的故事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之上,时间轨迹与曾经发生的过往重合。小说主人公以二战中为破译“谜”作出巨大贡献的艾伦图灵为原型,将图灵个人真实的遭遇,诸如因被。。。而暴露其性取向入狱,被注射雌性激素进行化学,,,等经历套入作者笔下的故事之中,使得虚构与真实恰如其分地融合,营造出厚重的真实感。一篇小说的真实感越强烈,越能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身代入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当中。: z- j# _% }3 T$ x9 G# B$ }, z
此外,小说的第二个亮点是它的叙述形式。全篇用第一人称以笔记的形式进行叙述。读到最后你才发现原来自己在读的是一个即将失忆的人写下的回忆录,呼应了小说的名字“灰塔笔记”。 : F; V: U+ H8 ?1 f5 N G! K “我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或许是安得蒙,或许是阿诺德。这也许是我写下的最后一个句子。我只想告诉看到这本笔记的人,作者叫艾伦.卡斯特,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他将抛弃所有记忆重生,但是他并不幸福。“(引自第四十章结尾处)" G# N) ^6 x3 G
笔记的形式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性与伤感程度。仿佛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在他即将被强行抹去记忆的时候写下这篇笔记来留住他的过往。而今写下笔记的人早已作古,他的悲伤却依然浓烈地凝聚在这些文字中无法散去,它们穿过历史,穿过世纪,透过久远的文字传达到你面前。; l- b9 I8 Q5 A' t8 O
再来谈谈这篇小说的基调。可以说灰塔笔记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很沉重的压抑感,灰色的绝望一直笼罩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除了故事的意象——那座笔直的用灰砖砌成的瞭望塔,这种灰暗的感觉更多的还是由二战背景以及主角所在军情六处的特殊工作环境所带来的。; l+ f# ~' V% W( ^
战争是残酷而可怕的。因为无论是人性、道德还是情感,那些我们在和平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一切价值取向,都可能在战争中被轻易扭曲,置于灰色地带。小说中提到了一段真实发生在战争中的历史故事——考文垂事件。这个事件很值得玩味,人们至今还对当时决策者的做法争议不断。 ! d2 v5 Z0 ~ b& F 就在艾伦破译了“谜“之后,他们截获了一条军事情报,得知考文垂将成为德军的轰炸对象。但这次的情报有些古怪,平时都会对城市名进行二次加密的情报,这次却只对考文垂做了一次加密。艾伦怀疑这是德军故意放出情报想要试探对方是否已经破译了他们的加密系统。$ A- z5 k3 Z4 |5 d6 _3 ]) V* D
如果英军提前作出防御工事,转移考文垂的市民,德军便可能怀疑盟军已经破译了“谜“,从而立即更换加密系统,那么数年来为破解“谜”所做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但如果放任德军将考文垂夷为平地,那些本可以幸存的上万个市民都将因此丧生。英国的高层需要对这一困境迅速做出抉择,保住秘密还是保住考文垂。天平的一边是两年辛苦得来的军事情报利益,另一边是数以万计信赖国家的无辜生命。 % Z$ ~4 w: s! Z- a; e' T 在历史上1940年11月14日夜晚,德国纳粹的轰炸机对工业城市考文垂进行了十几小时的狂轰滥炸。全城被夷为平地,化为灰烬,死伤无数,哀鸿遍野。这样结果让我们得知当时的首相丘吉尔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考文垂,以此惨重的代价换来“谜”被破译的事实能够继续保密。 1 k) |! X& V& ^# r& X 文中安得蒙对艾伦说了他对于决策的看法:“向首相建议放弃这座城市的人是我……战争一旦开始,我们只能以最少的牺牲,最快的方式,结束它。”(引自第三十九章)" y3 @2 B% I1 U5 Y0 r" b9 P* X
不可否认当时英国放弃考文垂使德国继续使用“谜”的决策确实对后面一系列战役有着难以估量的贡献。人们甚至用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即“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来解释这一决策的正当性。但无论有多少正当的理由支持去做这么一个决定,站在考文垂人们的角度上看,繁华城市一夜之间成为废墟、上万市民无辜丧失,挥之不去的悲伤与无奈正如同阅读完这篇小说后的感受。0 m/ O" v, N; I! o% D: t: a, \
实际上我觉得艾伦的命运与考文垂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性带来的悲剧性色彩也正是为什么读完小说后会觉得那么压抑的原因。 0 |; h2 A- b' |2 H 安得蒙·加西亚,作为军情六处的长官,也是艾伦的爱人。他的双重身份所面对的处境激化了故事的矛盾。艾伦甚至问过安得蒙:“宝贝,如果给你一个选择,我和情报局,你选哪边?”他几乎马上回答:“你。”(引自第三十六章)然而事实却是安得蒙不止一次地为了情报局而置艾伦于绝境,就像国家为了战争而置考文垂于毁灭一样。 ( b c+ m, f+ y- L( V 早在之前我们可能没留意,但作者已经暗示性地点出安得蒙的立场:“战争一旦开始,我们只能以最少的牺牲,最快的方式,结束它。”因此当最少的牺牲可以只是艾伦一人时,安得蒙当然会毫不犹豫地作出最理智的选择。 0 c: y9 I7 }: V) s6 V, Z 为了破坏纳粹的情报网络,当“雏鹰”以大学好友埃德加的身份联系艾伦时,安得蒙顺理成章地设下圈套看着艾伦跳进去。此后通过监视艾伦的行动,来监视埃德加,并掌握了与其联络过的所有德国间谍情况。艾伦在与埃德加接触后的情况,安得蒙应当都是一清二楚的。但他看着艾伦被被注射药物时,只是选择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艾伦身处险境的凄惨遭遇。甚至当他发兵埋伏四周,也不是为了解救艾伦,而是确保雏鹰能被消灭。后来艾伦问安得蒙你有没有想过我可能就此死掉,安得蒙无言以对。潜台词便是,我希望那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但如果你遭遇不幸,我也只能是身不由己无能为力。 , k* d! n* a7 j: m0 ^ 艾伦能够理解安得蒙这样的行为,因为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一定是会作出某些牺牲的。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理解安得蒙,他需要处理掉柏林在伦敦的代理人雏鹰,破坏纳粹的情报网络。我只是希望他事前给我一个微小的提示,哪怕仅仅是‘艾伦,路上小心’。”(引自第三十六章)" C5 F+ r3 e5 p+ N6 n1 Y+ y% x4 b
后来我们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这句“路上小心”。那是在艾伦收到了身处德军的母亲用类似“谜”加密的情报后的事。不知何故身为密码学家的艾伦母亲在为德军工作,但她却依然爱着自己的祖国。她不信任英国情报局,因此只试图联系她的儿子艾伦来传递情报。艾伦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及时把对方联系自己的电文报告上级。直到有一次对方电文的内容与“谜”破译的内容产生了差异:“谜”译出轰炸地点是考文垂,对方却传来这一次轰炸地点是考文垂和纽卡斯尔两座城市。艾伦打电话告诉了安得蒙这一消息。 8 W$ n! ~! y* j: t. W9 y 安得蒙在那头沉默一会,说道: “艾伦,我在唐宁街7号,内阁作战办公室。带着材料过来,我在这里等你。”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路上小心。我爱你。”(引自第三十八章)2 d! c8 D8 f6 ]5 l% h
7 p [# B/ a- A) \0 j/ b 看到那句“路上小心。我爱你”的一瞬间,虐心的感觉如应而至,悲伤从内心难以抑制地弥漫。这一句提示是在暗示艾伦接下来将走向毁灭的后果。安得蒙沉默的那一瞬间也许是在犹豫,也许是在不舍。他知道让艾伦来内阁意味着什么,那句我爱你像是饱含不舍的诀别。 : V$ |7 {1 y( S f 最终,如安得蒙所预料的,艾伦无法再被国家信任,他和其他所有不被国家信任的情报人员一样被关进了安得蒙亲手建造的灰塔之中余生再不得出来。造成这样的结局我们很难去指责安得蒙作出让艾伦来内阁会议室的决定,毕竟艾伦的消息拯救了纽卡斯尔一整座城市的生命,但艾伦也从此失去了自由。 0 v( B0 V/ n, i/ Y3 ?% b 艾伦与考文垂同样是在战争中被牺牲的对象,他们间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一再做出牺牲他的这个抉择的人,是比国家之于国民这个抽象的关系更为亲密更为具体的他的爱人。然而在这种经历之下,即使是深爱,却也很难毫无芥蒂地继续死心塌地爱下去了。从第一次被利用开始,爱情就已不再是完好无损。到最后二人在精神的折磨之中互相朝对方的身体开了一枪可以看出,艾伦真的是倦了、绝望了,而爱情也终于慢慢地磨耗光了。! @4 C0 P' Z' L1 `
小说的结局中,被抹去记忆的艾伦又重新和安得蒙相遇、在一起。只是当失忆后的艾伦在看到灰塔时对安得蒙说了一句:“亲爱的,看见外面灰色的瞭望塔了吗?看到它的那瞬间,我突然觉得不爱你了。”(引自第四十一章)这句话生动地阐释了什么叫做比BE更悲伤的HE。死去反而是痛快的,却偏要带着绝望活下来,就算失忆了,绝望的感觉还能刻在心里。那座灰塔有多高,艾伦内心的绝望就有多深。作出牺牲艾伦决定的安得蒙也未必能好过。这也就是全篇小说悲伤笼罩的来源了。